当前位置: 肆参拓扑网 > 汉语词典 > 谴责小说的解释

谴责小说是什么意思

汉语词典中《谴责小说》是什么意思、怎么读、近义词和反义词有哪些。谴责小说,谴责小说怎么读,谴责小说的拼音,谴责小说的意思,谴责小说是什么意思,谴责小说的解释,谴责小说是什么梗,谴责小说的近义词,谴责小说的反义词,谴责小说的同义词

谴责小说

拼音qiǎn zé xiǎo shuō

注音ㄑ一ㄢˇ ㄗㄜˊ ㄒ一ㄠˇ ㄕㄨㄛ

基本释义

[ qiǎn zé xiǎo shuō ]

中国 旧体小说的一种,指 清 末戊戌变法维新运动失败后大量出现的暴露社会黑暗、指摘政治腐败的小说。代表作家、作品有 李伯元 的《官场现形记》、吴趼人 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八篇:“其在小説,则揭发伏藏,显其弊恶,而于时政,严加纠弹,或更扩充,并及风俗。虽命意在于匡世,似与讽刺小説同伦,而辞气浮露,笔无藏锋,甚且过甚其辞,以合时人嗜好,则其度量技术之相去亦远矣,故别谓之谴责小説。”郑振铎《文学杂论·谴责小说》:“大家之所以看不起小说家,对小说家起这种误会,其责任的一大部分,应该由近数十年来在那里做流行一时的‘谴责小说’的人担负。”

详细释义

谴责小说 [qiǎn zé xiǎo shuō]
  1. 中国 旧体小说的一种,指 清 末戊戌变法维新运动失败后大量出现的暴露社会黑暗、指摘政治腐败的小说。代表作家、作品有 李伯元 的《官场现形记》、吴趼人 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八篇:“其在小説,则揭发伏藏,显其弊恶,而于时政,严加纠弹,或更扩充,并及风俗。虽命意在于匡世,似与讽刺小説同伦,而辞气浮露,笔无藏锋,甚且过甚其辞,以合时人嗜好,则其度量技术之相去亦远矣,故别谓之谴责小説。” 郑振铎 《文学杂论·谴责小说》:“大家之所以看不起小说家,对小说家起这种误会,其责任的一大部分,应该由近数十年来在那里做流行一时的‘谴责小说’的人担负。”

百科释义

谴责小说,是晚清一个小说流派,是在1900年以后繁盛起来的。清政府镇压了戊戌变法,出卖了义和团,内政反动腐朽,外交软弱无能,使国势衰微到了极点。具有不同程度改良思想的作家纷纷通过创作小说来抨击政府和时弊,提出挽救社会的主张。鲁迅概括这类小说的特点是“揭发伏藏,显其弊恶,而于时政,严加纠弹,或更扩充,并及风俗”( 《中国小说史略》 ),故称之为“谴责小说”。查看百科

《谴责小说》qiǎn zé xiǎo shuō的同音词

谴责小説

小开 小阳春 小生意 最小公倍数 初小 小熊猫 小建 众说 小说家 小姐 说来话长 千金小姐 鞋弓襪小 小妻 谴夺 谴弃 谴客 谴勑 谴死 辩说 罪责 责问 专责 话长说短 混说 讲呈说告 众说纷纭 虽说 游说 一说 却说 责任心 责帅 诡责 责骂 责成 驳责 少谴 小谴 薄谴 谴怒 谴罚 谴诫 厂长负责制 谴戒 责任事故 笞谴 天谴 谴斥 斥谴

Copyright ©2020-2024 肆参拓扑网 (www.43tp.com) 版权所有 琼ICP备2022010180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