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肆参拓扑网 > 汉语词典 > 不桡的解释

不桡是什么意思

汉语词典中《不桡》是什么意思、怎么读、近义词和反义词有哪些。不桡,不桡怎么读,不桡的拼音,不桡的意思,不桡是什么意思,不桡的解释,不桡是什么梗,不桡的近义词,不桡的反义词,不桡的同义词

不桡

拼音bù ráo

注音ㄅㄨˋ ㄖㄠˊ

基本释义

[ bù ráo ]

亦作“不挠”。不弯曲。形容刚正不屈。《荀子·荣辱》:“义之所在,不倾於权,不顾其利,举国而与之不为改视,重死持义而不橈,是士君子之勇也。”《汉书·萧望之传赞》:“望之 堂堂,折而不橈。身为儒宗,有辅佐之能,近古社稷臣也。”颜师古 注:“橈,曲也。”《明史·曾同亨传》:“三十三年大计京官,与考功郎 徐必达 持正不挠。”

详细释义

不桡 [bù ráo]
  1. 亦作“不挠 ”。不弯曲。形容刚正不屈。

    《荀子·荣辱》:“义之所在,不倾於权,不顾其利,举国而与之不为改视,重死持义而不橈,是士君子之勇也。”《汉书·萧望之传赞》:“ 望之 堂堂,折而不橈。身为儒宗,有辅佐之能,近古社稷臣也。” 颜师古 注:“橈,曲也。”《明史·曾同亨传》:“三十三年大计京官,与考功郎 徐必达 持正不挠。”

百科释义

bù ráo ㄅㄨˋ ㄖㄠˊ不桡亦作“ 不挠 ”。不弯曲。形容刚正不屈。《荀子·荣辱》:“义之所在,不倾於权,不顾其利,举国而与之不为改视,重死持义而不桡,是士君子之勇也。”《汉书·萧望之传赞》:“ 望之 堂堂,折而不桡。身为儒宗,有辅佐之能,近古社稷臣也。” 颜师古 注:“桡,曲也。”《明史·曾同亨传》:“三十三年大计京官,与考功郎 徐必达 持正不挠。”查看百科

《不桡》bù ráo的同音词

布饶 不饶

不受欢迎的人 不平等条约 不速之客 不毛之地 不锈钢 不白之冤 不便水土 不分青红皂白 不治之症 不安 不胜 不惑之年 毫不犹豫 不对 不好看 刻不容缓 不成器 不忌 良莠不齐 冬不拉 对不上 大不敬 独木不林 不耦 不知权变 回桡 离桡 露桡 曲桡 桡乱 桡客 桡折 鸣桡 桡姬 桡枉 桡散 桡曲 桡动脉 柔桡 桡辞 屈桡 桡色 桡桡 虚桡 枉桡 小桡 栋桡 桡木 危桡 仙桡

Copyright ©2020-2024 肆参拓扑网 (www.43tp.com) 版权所有 琼ICP备2022010180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