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肆参拓扑网 > 汉语词典 > 朝审的解释

朝审是什么意思

汉语词典中《朝审》是什么意思、怎么读、近义词和反义词有哪些。朝审,朝审怎么读,朝审的拼音,朝审的意思,朝审是什么意思,朝审的解释,朝审是什么梗,朝审的近义词,朝审的反义词,朝审的同义词

朝审

拼音cháo shěn

注音ㄔㄠˊ ㄕㄣˇ

基本释义

[ cháo shěn ]

明 清 两代由朝廷派员复审死刑案件的一种制度。始于 明 天顺 三年。每年霜降后,三法司(刑部、都察院、大理寺)把已判死刑尚未执行的重囚犯罪情节,摘要制册,送九卿各官详审,分列“情实”、“缓决”、“可矜”、“可疑”、“留养承嗣”等类,上呈皇帝裁决。《明史·刑法志二》:“﹝ 永乐 ﹞十七年令在外死罪重囚,悉赴京师审録…… 天顺 三年令每岁霜降后,三法司同公、侯、伯会审重囚,谓之朝审。”清 王士禛《居易录谈》卷中:“予每遇秋审朝审,必尽言以俟诸公决择,不敢缄口。”《天雨花》第六回:“话説此时八月,正当朝审,合省犯人,都解到省城按察司监内来。”清 代朝审与秋审并行,处京师案件称朝审,处理外省案件称秋审。先朝审,后秋审。参阅《清通典·刑法四·刑制》。

详细释义

朝审 [cháo shěn]
  1. 明 清 两代由朝廷派员复审死刑案件的一种制度。始于 明 天顺 三年。每年霜降后,三法司(刑部、都察院、大理寺)把已判死刑尚未执行的重囚犯罪情节,摘要制册,送九卿各官详审,分列“情实”、“缓决”、“可矜”、“可疑”、“留养承嗣”等类,上呈皇帝裁决。

    《明史·刑法志二》:“﹝ 永乐 ﹞十七年令在外死罪重囚,悉赴京师审録…… 天顺 三年令每岁霜降后,三法司同公、侯、伯会审重囚,谓之朝审。” 清 王士禛 《居易录谈》卷中:“予每遇秋审朝审,必尽言以俟诸公决择,不敢缄口。”《天雨花》第六回:“话説此时八月,正当朝审,合省犯人,都解到省城按察司监内来。” 清 代朝审与秋审并行,处京师案件称朝审,处理外省案件称秋审。先朝审,后秋审。参阅《清通典·刑法四·刑制》。

《朝审》cháo shěn的同音词

朝绅 抄身 嘲哂

审结 朝中措 枵腹终朝 取保候审 覆审 朝里无人莫做官 鞫审 纽伦堡审判 革审 寒审 审办 朝天一炷香 编审 朝秦暮楚 抗美援朝战争 还朝 朝奏夕召 朝祥 朝日新闻 废朝 收审 朝肆 奉朝请 朝日 审美价值 清朝 朝三暮四 南北朝 朝日坛 慎审 朝代 朝夷暮跖 至心朝礼 审计 谨审 哈布斯堡王朝 午朝 傍观必审 靓审 傍观者审,当局者迷 审判厅 原审 批审 陪审制度 审美直觉 审美判断 审鉴 审音 审识 审端

Copyright ©2020-2024 肆参拓扑网 (www.43tp.com) 版权所有 琼ICP备2022010180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