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肆参拓扑网 > 汉语词典 > 笔削的解释

笔削是什么意思

汉语词典中《笔削》是什么意思、怎么读、近义词和反义词有哪些。笔削,笔削怎么读,笔削的拼音,笔削的意思,笔削是什么意思,笔削的解释,笔削是什么梗,笔削的近义词,笔削的反义词,笔削的同义词

笔削

拼音bǐ xuē

注音ㄅ一ˇ ㄒㄩㄝ

基本释义

[ bǐ xuē ]

笔指记载,削指删改,古时在竹简、木简上写字,要删改需用刀刮去,后用作请人修改文章的敬辞。

详细释义

笔削 [bǐ xuē]
  1. 指著述。笔,书写记录;削,删改时用刀削刮简牍。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序》:“夕望汤池,观仰月之势,朝瞻美气,眺非烟之色,替於笔削。” 宋 李纲 《雷阳与吴元中书》:“平时观书,偶有所得,随亦忘矣。唯笔削之,则説而不通必思,思而不得必考,沉思博考,心醉神开,然后得之。” 黄侃 《<新方言>后序》:“ 侃 也愚昧……不贤识小,所以参左笔削。”

  2. 《史记·孔子世家》:“至於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 之徒不能赞一辞。”后因以“笔削”谓历史著作。

    《晋书·徐广等传论》:“ 习氏 、 徐氏 俱云笔削,彰善癉恶,以为惩劝。” 唐 刘知几 《史通·书事》:“於是以此三科,参诸五志,则史氏所载,庶几无闕,求诸笔削,何莫由斯?” 宋 王禹偁 《送牛冕序》:“游馆殿,专笔削,褒善贬恶,有 班 马 之辞焉。”

  3. 特指《春秋》。

    隋 无名氏 《李元暨妻邓氏墓志》:“ 素王 笔削, 黄石 兵书,莫不悬穷显晦,暗鉴胜负。” 宋 顾文荐 《负暄杂录》:“ 韩文公 作《伯夷颂》,无一语及 武王 ,末后方云:‘虽然,微二子则乱臣贼子接跡於后世矣。’其罪 武王 如刀锯斧鉞之加,凛然可畏,而略不露锋芒,真得笔削之体者也。”

  4. 谓对作品删改订正。

    宋 欧阳修 《免进五代史状》:“至於笔削旧史,褒贬前世,著为成法,臣岂敢当。”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三:“吾后见 鲁公 与 文正公 二父相与谈往事,则每云诗书盖多出 元泽 暨诸门弟子手,至若《周礼新义》实丞相亲为之笔削。” 明 尹直 《蹇斋琐缀录》:“国朝状元对策,皆经阁老笔削。”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香港兴中会宣言附言》:“右为《香港兴中会宣言》,其措词与《檀香山兴中会宣言》相同,仅有字句之笔削而已。”

百科释义

"笔削"出自于《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30岁就广收门徒,50岁时出任鲁国的司寇,治理政事非常严明,从不偏袒私情,所有的公文案卷都由他自己亲手草拟,如果遇到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总是千方百计地找人商量,听取别人的意见,从来不独断专行,可是他的志向却得不到当政者的理解,不久贵族季孙氏执政后,辞掉了孔子。他只好带着自己的学生到处周游,传经讲学、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可是当权者只顾互相厮杀,没有一个人接受他的建议。最后孔子回到鲁国专心从事教育和写作。查看百科

《笔削》bǐ xuē的同音词

碧血 逼削 弊穴

笔帽 瘦削 笔力独扛 退笔冢 阁笔 丰上削下 褫削 批削 绰削 砍削 斧削 截削 雕削 籍削 披削 矗削 别削 补削 沙笔 青削 笔酣墨饱 凡笔 描笔 调笔 鬼笔 纸笔喉舌 笔迹 笔名 笔记本 笔墨 笔记 笔画 伏笔 意在笔先 媚笔 一笔抹摋 一笔抹杀 诠笔 卷笔刀 开笔 芟削 拔树削迹 卑削 削尖脑袋 削铁如泥 削瓜 削劖 剥削者 刀削 削免

Copyright ©2020-2024 肆参拓扑网 (www.43tp.com) 版权所有 琼ICP备2022010180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