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肆参拓扑网 > 汉语词典 > 董狐笔的解释

董狐笔是什么意思

汉语词典中《董狐笔》是什么意思、怎么读、近义词和反义词有哪些。董狐笔,董狐笔怎么读,董狐笔的拼音,董狐笔的意思,董狐笔是什么意思,董狐笔的解释,董狐笔是什么梗,董狐笔的近义词,董狐笔的反义词,董狐笔的同义词

董狐笔

拼音dǒng hú bǐ

注音ㄉㄨㄥˇ ㄏㄨˊ ㄅ一ˇ

基本释义

[ dǒng hú bǐ ]

指 春秋 时 晋 国史官 董狐 在史策上直书 晋 卿 赵盾 弑其君的事。后用以称直笔记事、无所忌讳的笔法为“董狐笔”。《左传·宣公二年》:“乙丑,赵穿 杀 灵公 於 桃园。宣子 未出山而復。大史书曰‘赵盾 弑其君’,以示於朝。宣子 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 孔子 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唐 杜甫《写怀》诗之二:“祸首 燧人氏,厉阶 董狐 笔。”宋 文天祥《指南后录·正气歌》:“在 齐 太史简,在 晋 董狐 笔。”清 钱谦益《恭闻泰昌皇帝升遐涂次感泣赋挽词》之三:“盈朝 董狐 笔,执简欲何施?”亦省作“董笔”。《剪灯馀话·长安夜行录》:“愿挥 董 笔祛疑惑,聊为 陈 人洗愧羞。”

详细释义

董狐笔 [dǒng hú bǐ]
  1. 指 春秋 时 晋 国史官 董狐 在史策上直书 晋 卿 赵盾 弑其君的事。后用以称直笔记事、无所忌讳的笔法为“董狐笔”。

    《左传·宣公二年》:“乙丑, 赵穿 杀 灵公 於 桃园 。 宣子 未出山而復。大史书曰‘ 赵盾 弑其君’,以示於朝。 宣子 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 孔子 曰:‘ 董狐 ,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唐 杜甫 《写怀》诗之二:“祸首 燧人氏 ,厉阶 董狐 笔。” 宋 文天祥 《指南后录·正气歌》:“在 齐 太史简,在 晋 董狐 笔。” 清 钱谦益 《恭闻泰昌皇帝升遐涂次感泣赋挽词》之三:“盈朝 董狐 笔,执简欲何施?”亦省作“ 董笔 ”。《剪灯馀话·长安夜行录》:“愿挥 董 笔祛疑惑,聊为 陈 人洗愧羞。”

笔帽 缘缘堂随笔 焚笔 方笔 狐朋狗党 狐犬 狐威 狐疝 狐媚惑主 狐精 狐赵 狐裘蒙戎 凡笔 鬼笔 笔迹 笔谏 笔记本电脑 笔尖 画笔 笔画 伏笔 鼓笔 媚笔 狐丘 一笔抹摋 狐塞 诠笔 狐突 狐迷 狐惑 火笔画 履冰狐 狐狼 狐冰 狐媚子 狐媚 董成 董道 骨董行 骨董店 老古董 董事会 董事 古董 会董 谷董羹 司董 骨董饭 监董 鬼董狐

Copyright ©2020-2024 肆参拓扑网 (www.43tp.com) 版权所有 琼ICP备2022010180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