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肆参拓扑网 > 汉语词典 > 避役的解释

避役是什么意思

汉语词典中《避役》是什么意思、怎么读、近义词和反义词有哪些。避役,避役怎么读,避役的拼音,避役的意思,避役是什么意思,避役的解释,避役是什么梗,避役的近义词,避役的反义词,避役的同义词

避役

拼音bì yì

注音ㄅ一ˋ 一ˋ

基本释义

[ bì yì ]

爬行动物。体长约25厘米。鳞呈颗粒状。会随环境条件变化而改变,以保护自己,故也叫变色龙。舌长,能伸出口外捕食昆虫。四肢较长,善握树枝。尾长能缠绕树枝。分布于非洲北部等地。

详细释义

避役 [bì yì]
  1. 谓逃避徭役。

    《三国志·魏志·刘馥传》:“自 黄初 以来,崇立太学二十餘年,而寡有成者,盖由博士选轻,诸生避役,高门子弟,耻非其伦,故无学者。” 宋 洪迈 《夷坚支志丁·赵三翁》:“﹝ 赵三翁 ﹞本 黄河 扫兵,避役亡命,遇 孙思邈 於枣林,授以道要。” 清 张云璈 《人夫谣》:“避役先避重,取值必取盈。”

  2. 爬行类动物之一种。体长约25厘米。真皮内有多种色素细胞,能随时伸缩,变化体色。头上有钝三角形突起。捕食昆虫。四肢较长,善握树枝。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虫篇》:“南中有虫名避役,一曰十二辰虫。状似蛇医,脚长,色青赤,肉鬣。暑月时见於篱壁间,俗云见者多称意事。其首倏忽更变,为十二辰状。”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鳞一·十二时虫》:“十二时虫,一名避役,出 容州 、 交州 诸处,生人家篱壁、树木间,守宫之类也。大小如指,状同守宫,而脑上连背有肉鬣如冠幘,长颈长足,身青色,大者长尺许,尾与身等,嚙人不可疗。”

《避役》bì yì的同音词

鷩鴺 粃斁 鷩衣 鄙易 鄙异 鄙意 庇依 鼻翼 辟易 愊忆 笔译 碧漪 敝邑 避易 避诣 比意 薜衣 裨衣 毕弋 腷臆 愊臆 币仪 弼疑 逼抑 愊抑 鄙夷 比翼 比义 壁衣 敝衣 庇翼 愊亿 痹医 罼弋 蔽翳 鼻夷 裨益 璧仪 弊邑 鄙邑 弊衣 笔意

避井入坎 现役 避雷线 避谗 兵役 猾役 还役 临难不避 丁役 厨役 避虏 上海战役 避阱入坑 避穽入坑 徒役 横征苛役 传役 革役 斯大林格勒战役 避开 衙役 初役 避寂 忠不避危 傜役 缓役 黄桥战役 避殿减膳 避风 役丁 避廗 就虚避实 阿避 旋避 引避 避世离俗 退避 避人眼目 避之若浼 避实击虚 避而不谈 避其锐气 避影敛迹 需役 义务兵役制 役要 免役法 隶役 门役 劳役地租

Copyright ©2020-2024 肆参拓扑网 (www.43tp.com) 版权所有 琼ICP备2022010180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