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肆参拓扑网 > 名字大全 > 梅艳芳的背景资料-梅艳芳的详细资料

梅艳芳的背景资料-梅艳芳的详细资料

时间:2024-06-16 12:38:19来源:肆参拓扑网

梅艳芳,(1963年10月10日—2003年12月30日),出生于中国香港,祖籍广西合浦,中国香港女歌手、演员,香港演艺人协会的创办人之一及首位女会长。

1982年获“第一届新秀歌唱大赛冠军”;推出了个人第一张专辑《心债》。1983年,唱片《赤色梅艳芳》主打《赤的疑惑》开始走红,唱片五白金。

1985年-1986年跨年举行了首次个人演唱会,连开十五场,打破了香港歌手首次个唱的场数记录。同期推出唱片《坏女孩》,首周即卖得40万张,累计达72万张,刷新了香港个人专辑销量纪录。

梅艳芳资料(1)

扩展资料

梅艳芳代表作品介绍

1、《夕阳之歌》是一首梅艳芳演唱的香港经典粤语歌曲,由马饲野康二作曲、陈少琪填词,收录在1989年8月发行的专辑《InBrasil》,是电影《英雄本色3-夕阳之歌》的主题曲。

2、《亲密爱人》是梅艳芳演唱的一首歌,由小虫作词作曲,收录在梅艳芳1991年发行的专辑《亲密爱人》。该曲为电影《我的爱对你说》的片尾曲。

梅艳芳是谁?梅兰芳又是谁?他们是同一个人吗?

梅兰芳和梅艳芳不是一个人,梅兰芳是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艳芳是歌手、演员、慈善家等。

一、梅兰芳个人简介

梅兰芳(1894年10月22日-1961年8月8日),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出生于北京,祖籍江苏泰州。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

梅兰芳8岁学戏,9岁拜吴菱仙为师学青衣,10岁登台。后又求教于秦稚芬和胡二庚学花旦。1915年4月至1916年9月,新排演了《宦海潮》《牢狱鸳鸯》《思凡》等11出戏。于1949年前先后赴日本、美国、苏联演出,并荣获美国波莫纳学院和南加州大学的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1950年任中国京剧院院长、1951年,任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1953年,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8月8日,梅兰芳因病在北京病逝。享年67岁。

梅兰芳在50余年的舞台生活中,发展和提高了京剧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世称“梅派”。其代表作有《贵妃醉酒》《天女散花》《宇宙锋》《打渔杀家》等,并先后培养、教授学生100多人。

二、梅艳芳个人简介

梅艳芳(1963年10月10日—2003年12月30日),出生于中国香港,祖籍广西合浦,歌影双栖发展艺人,香港演艺人协会的创办人之一及首位女会长。

1982年获“第一届新秀歌唱大赛冠军”;推出了个人第一张专辑《心债》。1983年,唱片《赤色梅艳芳》主打《赤的疑惑》开始走红,唱片五白金。1985年-1986年跨年举行了首次个人演唱会,连开十五场,打破了香港歌手首次个唱的场数记录。

同期推出唱片《坏女孩》,首周即卖得40万张(8白金),累计达72万张,刷新了香港个人专辑销量纪录,在次年获颁“IFPI全年最佳销量奖”。在1985-1989年连续五年获得香港十大劲歌金曲“最受欢迎女歌星”。《女人花》、《亲密爱人》、《一生爱你千百回》等歌曲在大陆流行。

国粤语专辑超过四十张。1998年获得香港乐坛最高荣誉“金针奖”。2009年经“世界纪录协会”评定,以全球个人演唱会总计292场当选“全球华人个人演唱会最多女歌手”。1987-1988年,凭借《胭脂扣》拿下了金像奖、金马奖、金龙奖和亚太影展四料影后。两夺金像奖最佳女配角。拍戏涉足文艺、动作、喜剧等各类角色。

演艺事业外,她热心公益慈善,于1993年7月27日成立了《梅艳芳四海一心慈善基金会》。2003年12月30日,梅艳芳因宫颈癌病逝,年仅40岁。2004年1月葬礼期间,治丧委员会以《别矣,香港的女儿!》为题刊登讣闻。2014年7月18日,梅艳芳铜像竖立在香港星光大道。

梅艳芳资料(2)

扩展资料:

一、梅兰芳个人成就

(一)创立梅派

1、梅派形成初期

京剧形成初期,以梅巧玲为代表的一代老前辈艺术家开启了京剧男旦艺术的篇章。梅巧玲开创的梅派艺术,对京剧旦角表演艺术的提高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也成为了梅派男旦的重要奠基人。到第二代梅派传人梅巧玲之子梅竹芬承父衣钵,良好地继承了梅巧玲的唱法,他对梅派艺术的传承功不可没。

2、梅派的创立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梅巧玲之孙梅兰芳继承并发展了梅派艺术,当时的男旦艺术在京剧史上出现了“梅尚程荀”四大名旦,让整个京剧发展步入了巅峰时期,这是京剧走向兴盛的重要标志。梅兰芳旦行立派也是从“梅派”开始的,而京剧行当中梅兰芳最擅演的是“旦”,故梅兰芳是中国旦角创艺立派的第一人。

京剧中把女性统称为“旦”,其中按照人物的年龄、性格又可细分为许多行当,饰演大家闺秀和有身份的妇女称为“正旦”,正旦在京剧中俗称“青衣”,这就是因为正旦所扮演的角色常穿青色的长衫而得名。京剧《窦娥冤》中的女主角窦娥就是典型的青衣角色。

青衣的表演庄重娴静,秀雅柔婉,以唱功为主,一般说来,青衣的唱腔旋律优美,细腻婉转。梅兰芳通过不断的努力,终于集京剧旦角艺术之大成,融青衣、花旦、刀马旦行当为一炉,创造出独特的表演形式和唱腔,世称“梅派”,影响很大。

3、梅派的创新

梅兰芳所创新的京剧梅派艺术,不仅是中国京剧与整个中国戏曲艺术的高峰,而且还位列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梅派艺术的发展,自是得益于时代的机遇,当时北京精英荟萃,戏楼茶馆云集,在梅兰芳缀玉轩聚集的“梅党”也各显其长,盛举共襄,进而成就了当时梅兰芳的梅派艺术。

4、艺术戏剧融合

中国戏剧在服装、道具、化装、表演上综合起来可以说是活动的水墨画,梅兰芳深知应该从绘画中吸取对戏剧有帮助的养料。于是他研习作画并向一些绘画名家求教,其中包括齐白石,而齐白石又非常喜爱梅兰芳的戏剧。齐白石对梅兰芳而言是亦师亦友。

梅兰芳将艺术和生活,和兴趣走到了一起,让中国传统书画走进戏剧,扩展了艺术领域,同时将原有的艺术壁垒打破,开创出新的出路,并将这种新式事物传到了国外。

5、梅派传承

梅兰芳的一生,体现了不断革新、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他将诸多艺术领域的创作思想融于了京剧艺术舞台表演之中,使京剧旦行的唱腔、表演艺术臻于完美的境界,成为旦行中影响深远的流派。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中最能体现梅派艺术代表剧有《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穆桂英挂帅》等。

所以在梅派艺术的传承上,梅兰芳之子梅葆玖,深得其父教诲和指导,作为梅派艺术的领军人物,京剧界举足轻重的男旦演员,梅葆玖在致力于梅派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工作中,深切感受到男旦艺术传承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为之积极努力着。

而在梅派艺术的优秀传人中,胡文阁被认定为梅派后背青年京剧男旦演员中的佼佼者。他师承梅葆玖等艺术家,拜梅葆玖为师。跟随梅葆玖学习的过程中,他良好地继承了梅派艺术,展现了男旦艺术的魅力,为梅派艺术、男旦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二)戏曲理论

梅兰芳一生主要从事京、昆表演,创作了一批时装戏和古装戏,加工整理了一批传统戏,如《牢狱鸳鸯》《宦海潮》《邓霞姑》《一缕麻》《嫦娥奔月》等。他对中国戏曲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之于戏曲理论的贡献仅是其中一面。

梅兰芳提出了“中国戏剧之三要点”。第一点,西方戏剧与中国戏剧的隔阂是可以打破的。第二点,中国戏剧的一切动作和音乐等,完全是姿势化。所谓姿势化,就是一切的动作和音乐等都有固定的方式。

例如动作有动作的方式,音乐有音乐的方式,这种种方式,可作为艺术上的字母,将各种不同的字母拼凑一起,就可成为一出戏。但是中国戏的演员们,都不被这种字母所束缚,他依旧可以发挥他在艺术上的天才与创造,《贵妃醉酒》就是其中代表作之一。

第三点,中国(戏)未来之趋势必须现代化,并不一定是戏剧、本体的现代化,是要使剧中的心情和伦理成为现代化,如背景与灯光也可使其成为姿势化,使其有固定的方式来表现剧中各个情绪,这是中国戏剧今后可试验的途径。

这三点很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可以为中国的京剧传承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梅兰芳先生的理性阐述,根植于中华民族文艺理论的沃土之中,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这是一份难得的戏曲理论遗产,不仅对梅兰芳京剧表演理论体系的总结至关重要,而且丰富了中国戏曲表演理论体系,值得深入总结研究。

(三)书画艺术

梅兰芳的画清丽秀雅、神形兼备,有深厚的艺术修养。在抗战时期蓄须铭志,曾以卖画为生计。梅兰芳先生的书法虽没有他的画出名,但是其书法功底深厚、清静隽秀。以行楷书为主,小楷尤精。小楷风格来源于《乐毅论》《黄庭经》《十三行》等二王小楷,并伴有唐人写经笔意。

二、梅艳芳演艺经历

(一)音乐时代

1982年,她以一曲《风的季节》夺得第一届香港新秀歌唱大赛(现名全球华人新秀歌唱大赛)冠军,签约华星唱片公司,推出了第一张专辑《心债》,正式踏入歌坛。1983年,梅艳芳推出第二张唱片《赤色梅艳芳》,拿下五白金销量。1983年,在东京音乐节上获得亚洲特别奖。

1985年推出唱片《梅艳芳》,主打歌《似水流年》由世界音乐家喜多郎作曲,服装设计师刘培基把梅艳芳包装成“男儿汉”,西装加上墨镜和宽垫肩给人以豪迈的感觉,打破了传统女性的温婉形象。

1985年12月31日至1986年1月14日,梅艳芳在香港红馆举行了首次个人演唱会《百变梅艳芳尽显光华演唱会》,连开十五场,打破了香港歌手首次个唱的场数记录。同期推出的唱片《坏女孩》,首周即卖得40万张(8白金),累计达72万张,刷新了香港地区个人唱片的销量记录,在次年获颁“IFPI全年最佳销量奖”。

1986年推出《妖女》,《坏女孩》和《妖女》是梅艳芳早期前卫叛逆的形象,随后的《似火探戈》、《烈焰红唇》、《淑女》、《梦姬》等前卫的女性形象,正是《坏女孩》和《妖女》的变奏和延续。1987-1988跨年,梅艳芳在香港红馆创下连开28场演唱会的纪录,赢得“梅廿八”的称号。

同年,梅艳芳以唯一亚洲女歌手身份受邀至韩国汉城奥运会参加“奥运前奏大汇演”,与美国女歌手珍妮杰克逊同台演出。1985-1989年连续五年夺得香港十大劲歌金曲“最受欢迎女歌星”。她在1988年同时夺得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及音乐最受欢迎女歌星奖。

1990年梅艳芳在香港连开三十场个人演唱会,随之而来了“梅三十”称号。梅艳芳于1990年生日会公开宣布退出竞夺音乐奖项(其后所获均为音乐致敬荣誉)。1991年初梅艳芳在推出自己的首张国语专辑《亲密爱人》后决定暂别舞台,并举行了“告别舞台演唱会”,共开30场,挥泪告别歌迷,场面感人。

1994年,梅艳芳推出唱片《是这样的》,至此,梅艳芳过往专辑销量累计突破一千万张。此后,她又一连推出了《镜花水月》、《女人花》、《床前明月光》等专辑,形象依然突破多变,歌曲风格多样。其中《女人花》和《一生爱你千百回》等歌曲成为梅艳芳国语歌的代表。

“中国风”歌曲《床前明月光》则是她在新领域的一次尝试,配合她的演绎,充盈着浓厚的文艺气息。1995年,梅艳芳首次开启内地巡回演唱会,梅艳芳耐不住歌迷的热情,尾场临时加唱禁歌《坏女孩》,虽遇歌词敏感处以“啦啦啦”带过,仍被认定违规,其余场次被迫取消,梅艳芳自此遭遇内地“七年封杀”,失去了在内地举行个人演唱会的资格。

1998年梅艳芳获得香港乐坛最高荣誉“金针奖”。1999年初,梅艳芳受邀至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表演。进入新世纪后,梅艳芳不再活跃一线,却更加积极致力于内地香港演艺事业的交流合作以及提携后辈。

2002年为纪念加盟乐坛20周年,梅艳芳倾力制作音乐大碟《with》,当中收录她与11位好友合唱的歌曲。当年的香港十大劲歌金曲颁奖礼六位女歌手(郑秀文、杨千嬅、容祖儿、何韵诗、梁咏琪、陈慧琳)合唱《似水流年》致敬。

同年举行纪念入行的世界巡回演唱会(极梦幻演唱会),由于当年内地解禁,梅艳芳提出在京沪两地开唱的请求,最终只获准上海一场,亦成为梅艳芳人生中唯一一场粤语地区以外的内地演唱会。2003年11月,身患癌症的梅艳芳带病踏上红馆舞台,红馆绝唱:梅艳芳2003告别经典演唱会举行了人生最后的演唱会“梅艳芳经典金曲演唱会”。

2003年底,梅艳芳获得两项中国歌坛的致敬荣誉(中国金唱片奖“评委会艺术成就奖”和中国原创歌曲奖“杰出贡献奖”),成为第一位获得中国国家级音乐艺术成就奖的香港歌手。2004年初,MTV亚洲大奖和音乐风云榜追颁梅艳芳致敬荣誉,赞扬了梅艳芳奉献音乐的一生。

2005年11月8日,香港邮政推出“香港流行歌星”邮品系列中,梅艳芳与陈百强、张国荣、罗文、黄家驹成为获致敬推出邮票的歌手。2009年经“世界纪录协会”评定,梅艳芳以全球个人演唱会总计292场当选“全球华人个人演唱会最多女歌手”。

(二)港剧时代

1984年主演了电视剧《香江花月夜》,这也是梅艳芳唯一的电视连续剧。剧中饰演一名遭遇曲折的歌女,角色可谓度身订造。她的歌女造型别具风韵,更带点沧桑,加上其精湛的演技令人刮目相看。正因为剧集是讲述歌女的生涯,因此出现大量的歌曲,这也是这部电视剧的另一特色。

(三)电影时代

1984年的一部《缘分》即让她获得金像奖的最佳女配角。1987年-1988年《胭脂扣》上映,片中一段凄美的东方人鬼情未了令梅艳芳成为“四料影后”,角色“如花”也成为留名影史的经典人物。1990年电影《川岛芳子》公映,川岛芳子是近代中国充满争议的传奇人物,梅艳芳的表演神形俱备,恰当地诠释了角色。

1991年凭借战争文艺片《何日君再来》提名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1992年《审死官》是梅艳芳的喜剧代表作,她与“无厘头”搞笑之王周星驰搭戏,表演丝毫不显逊色,其中经典对白和拿捏得当的动作神情更成为电影亮点。

1993年《东方三侠》摇身一变成为行侠仗义的女飞侠。在片中不仅造型多变,流畅的打戏也是本片的一大看点。1997年电影《半生缘》,梅艳芳在片中饰演的顾曼璐,为了养家放弃恋人当上舞女,错失情缘。她将爱恨交织的情绪演绎得丝丝入扣,凭借本片荣获了第1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配角、及第3届金紫荆奖最佳女配角奖。

2001年电影《钟无艳》她在片中破天荒反串男角,将昏庸好色的齐宣王演得活灵活现,并凭此片获得《明报周刊》演艺动力大奖的最突出女演员奖。2002年影片《男人四十》是梅艳芳人生的最后一部戏,她主演一位平凡的家庭主妇,刻画了主角平淡而又细腻的内心,一举摘得中国长春电影节的影后桂冠。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梅兰芳

百度百科—梅艳芳

梅艳芳的背景资料

梅艳芳的档案
本名:梅艳芳本籍:广西合浦
英文名:Mui,Anita
生日:1963-10-10出生地:香港
身高:169cm体重:110磅
血型:N/A星座:天秤座
4背景资料
家庭状况:母、二兄一姐
居住地区:香港宗教:佛教
希望去的地方:夏威夷、希腊、天堂
最难忘的事情:与西城秀树在日本的“亚洲青年音乐会”中同台演出
常去的地方:片厂、电视台
嗜好:唱歌
最喜爱的歌手:西城秀树、山口百惠、Lionel:Richie
最喜欢的颜色:黑色、白色、紫色
最喜欢的歌曲:各类型的
最喜欢的国家:日本
最喜欢的人:母亲
最喜欢的衣服:牛仔裤
初恋年龄:13岁
最喜欢自己身体哪部分:眼睛
最喜欢的食物:海味
最喜欢的水果:很多
最欣赏的三个男人:成龙刘德华周润发
喜欢男友送什么给自己:黄玫瑰花
最拿手的菜:煲牛展
择偶条件:合眼缘心愿:做好本份成名曲:坏女孩
习惯:左手拿Microphone,右手戴Watch
所属公司:香港华星唱片公司台湾滚石唱片公司
E-Mail:Anitamui@stareastnet.com
所获奖项:
1982年第一届新秀大赛冠军
1983年东京音乐节——第12届东京音乐节亚洲特别大奖TBS大奖
IFPI香港唱片年会新人奖
第6届十大中文金曲《赤的疑惑》
十大劲歌金曲《赤的疑惑》《交出我的心》
1984年第7届十大中文金曲《似水流年》
十大劲歌《飞跃舞台》
1985年第四届香港电影金象奖最佳女配角〈缘分〉
十大劲歌《坏女孩》
十大劲歌最受欢迎女歌星奖
第8届十大中文金曲《蔓珠沙华》
商台——最受欢迎女艺人奖
首次香港红勘体育官演唱会——15场
1986年IEPI全年最高销量奖——名称〈坏女孩〉
十大劲歌金曲《将冰山劈开》《梦伴》
十大劲歌最受欢迎女歌手奖
第9届十大中文金曲《爱将》
港台——十大最受欢迎人物奖
1987年十大劲歌《烈艳红唇》
十大劲歌——最佳录影带演出奖〈似火探戈〉
十大劲歌金曲最受欢迎女歌手
第10届十大中文金曲《烈焰红唇》
商台——最受欢迎女艺人奖
港台——十大最受欢迎人物
1987百变梅艳芳再展光华演唱会——28场(创历史演唱会最高记录)
1988年第23届香港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胭脂扣〉
第一届台湾金龙奖最佳女主角〈胭脂扣〉
十大劲歌金曲《Standbyme》《胭脂扣》
十大劲歌歌曲最佳录影带奖《梦里共醉〉
十大劲歌最受欢迎女歌手
第11届十大中文金曲奖《Standbyme》
韩国汉城奥运前奏音乐会纪念奖(以唯一一位亚洲女歌手被邀往韩国参加奥运前奏演出)
1989年第8届香港电影金象奖最佳女主角〈胭脂扣〉
第8届香港电影金象最佳电影歌曲〈胭脂扣〉
亚太区影展最佳女主角——〈胭脂扣〉
香港艺术家年奖——歌唱家奖
十大劲歌金曲最受欢迎女歌手
12届十大中文金曲《夕阳之歌》《淑女》
第12届十大中文——IEPI大奖
叱咤乐坛领奖礼女歌星金奖
1990年80年代十大最受欢迎演艺红人大奖
十大劲歌金曲《心仍是冷》
韩国最受欢迎外国歌手大奖
百变梅艳芳夏日耀光华演唱会——30场
同年宣布退出竟夺音乐奖项
1991年最佳电影歌曲《似是故人来》
叱咤乐坛女歌手奖
第14届十大中文金曲——钻石偶像大奖
百变梅艳芳告别舞台演唱会--30场
1992年台湾金马奖最佳电影歌曲奖《何日》
十大劲歌金曲——荣誉大奖
1993年十大最佳衣着人士奖
加拿大多伦多定下每年的4月22日为“梅艳芳日”
美国三藩市定下每年的10月23日为“梅艳芳日”
1994年第一届香港十大彩虹艺人
歌曲专集《是这样的》大碟发布会获领发巨型白金唱片大奖
表扬所推唱片总销量超越1000万张
1995年第14届香港电影金象奖最佳电影歌曲《女人心》
新加坡音乐领奖典礼——舞台致尊大奖
梅艳芳95〈一个美丽的回响〉演唱会——15场
1998年第17届香港电影金象奖最佳女配角〈半生缘〉
香港电台20载金曲十大最爱金曲《似水流年》
1999年第21届十大中文金曲奖最高荣誉大奖———金针奖(获此荣誉最年轻的女歌手)
日本网上最受欢迎香港女艺人
百变梅艳芳演唱回1999——7场
百变梅艳芳演唱回1999延续篇--4场
2001年明报第2届演艺动力大奖——最突出电影女演员奖〈钟无艳〉
MuiMusicShow慈善演唱会
2002年十大劲歌金曲——致敬大奖
加洲市市长领发“杰出慈善艺人”荣誉
奥克兰市市长定于每年的6月23日为“梅艳芳日”
第4届CCTV-MTV音乐盛典——港台音乐特殊贡献大奖
2002mtv风尚亚洲女歌手奖
2002中国长春电影节最佳女主角〈男人四十〉
极梦幻演唱会——10场
上海极梦幻演唱会
2003年第24届十大中文金曲——最受欢迎卡啦ok合唱奖《相爱很难》
第24届十大中文金曲25周年银禧大奖
抗SARS杰出人士大奖
2003演艺动力大奖———致敬大奖
第4届中国金唱片奖——“艺术成就大奖”
梅艳芳带重病坚持一连8场经典金曲演唱会
2004年排名获选年度最受欢迎歌曲《女人花》
第25届香港电影金象奖领发梅艳芳『演艺光辉永恒大奖

梅艳芳的详细资料

梅艳芳
姓名:梅艳芳
英文名:AnitaMui
星座:天秤座
生肖:兔
身高:169CM
体重:110磅
籍贯:广西合浦
生日:1963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二十三日)
宗教:佛教
最拿手的菜:煲牛展
希望去的地方:夏威夷、希腊、天堂
最喜欢自己身体哪部分:眼睛
最难忘的事情:与西城秀树在日本举行的“亚洲青年音乐会”中同台演出
家庭成员:母亲,兄(梅启明、梅德明),姐(梅爱芳)
喜爱的明星:西城秀树、山口百惠、LionelRichie
喜爱的颜色:黑、白、紫
喜爱的花:黄玫瑰
喜爱的国家:日本
喜爱的人:妈妈
习惯:左手拿Microphone,右手戴Watch
得奖记录:
第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1988
第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配角1984
第1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配角1997
第2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1987
第3届香港金紫荆奖最佳女配角1998
梅艳芳1963年10月10日出生于香港。她很小的时候便开始学习唱歌,6岁时便开始登台公开演唱。上学后,她在晚上常随姐姐梅爱芳一起外出演唱挣钱用以维持家庭生活。1982年,梅艳芳获得在娱乐圈展露头角的机会,在香港无线电视台举办的第一届歌唱新秀大赛上,她以一曲《风的季节》获得冠军。1983年,她的音乐天赋再次得到认可,在东京音乐节上又获得了一个亚洲特别奖。在1982年成为歌坛新秀梅艳芳便开始涉足电影界,同年张国荣主演了楚原执导的《偶然》一片。在1984年,梅艳芳开始以演技征服观众,在与张国荣、张曼玉一起主演的《缘分》一片中,她的出色表演为她赢得了第四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配角奖。1987年她主演了《胭脂扣》才让影坛人士真正认识到她的表演才华。1996年,在许鞍华执导的根据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改编的影片《半生缘》中,她同样有着不俗的演出。在第十七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和第三届香港金紫荆奖上,她都获得了最佳女配角奖。这时的梅艳芳与当年出道时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戏路广泛的她已经是一位难得百变影后。从文艺片到喜剧片,在到动作片和黑社会片,她都有不错的演出。喜剧片中,与周星驰在1992年合作主演的《审死官》可以算做是其中的经典之作了;动作片中,与成龙主演的《醉拳II》以及和张曼玉等人主演的《东方三侠》都是令人赏心悦目的作品;而黑社会片中与周润发合作的《英雄本色III:夕阳之歌》更是堪称精品。在2001年的香港贺岁片《钟无艳》中,她女扮男装反串齐宣王一角又惹得观众捧腹大笑。而在她赖以提名金马影后的《慌心假期》中,她有饰演了一个婚姻生活发生危机的中年妇女,一切的转变在她的身上看来都是那么的不经意和不留痕迹。梅艳芳变化、创新的勇气的确值得敬佩。作品年表:
《慌心假期》—MidnightFly(香港2001)
《钟无艳》—WuYen(香港2001)
《半生缘》—EighteenSprings(大陆,香港1996)
《金枝玉叶2》—Who'sTheWoman,Who'sTheMan(香港1996)
《运财至力星》(1996)
《赤子威龙;给爸爸的信》—MyFatherIsAHero(香港1995)
《告别有情天》—FarewellMyDearest(香港1995)
《红番区》—RumbleInTheBronx;RedBronx;Hongfankui(香港,加拿大1995)
《东方三侠》—HeroicTrio,The;EasternThreeHeroes(香港1993)
《逃学威龙三之龙过鸡年》—FightBackToSchoolIII(香港1993)
《现代豪侠传》—Executioners(香港1993)
《新仙鹤神针》—MagicCrane,The(香港1993)
《醉拳II;大醉拳》—DrunkenMasterII(香港1993)
《审死官》—Justice,MyFoot!(香港1992)
《战神传说》—MoonWarriors,The(香港1992)
《赌霸》—TopBet(香港1991)
《何日君再来》—AuRevoir,MonAmour(香港1991)
《豪门夜宴》(1991)
《九一神雕侠侣》—SaviorOfTheSoul(香港1991)
《富贵兵团》—FortuneCode,The(香港1990)
《乱世儿女》—Shanghai,Shanghai(香港1990)
《奇迹》—Mr.CantonAndLadyRose(香港1989)
《英雄本色III:夕阳之歌》—BetterTomorrowIII,A(香港1989)
《公子多情》—GreatestLover(香港1988)
《黑心鬼》—ThreeWishes(香港1988)
《一妻两夫》—OneHusbandTooMany(香港1988)
《开心勿语》—TroubleCouples(1987)
《小生梦惊魂》—ScaredStiff(香港1987)
《胭脂扣》—Rouge;FlowerLegend(香港1987)
《一屋两妻》—HappyBigamist(香港1987)
《偶然》—LastSongInPairs(1986)
《坏女孩》—WhyWhyTellMeWhy(1986)
《神探朱古力》—InspectorChocolate(香港1986)
《杀妻二人组》(1986)
《歌舞升平》—MusicalSinger(1985)
《青春差馆》—YoungCops(1985)
《祝您好运》—LuckyDiamond(1985)
《缘份》—BehindTheYellowLine(香港1984)
《表错七日情》—Let'sMakeCaugh(香港1983)
《偶然》—LastSonginParis(1982)
音乐专辑:
《床前明月光》
《With》
《坏女孩》
《爱的感觉》
《妖女》
《没话说》
《I'mSoHappy》等
12月30日凌晨2点50分,香港著名演员梅艳芳在香港养和医院因为癌症引起的肺功能失调而不幸病逝

免责声明:文章数据由网友投稿或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Copyright ©2020-2024 肆参拓扑网 (www.43tp.com) 版权所有 琼ICP备2022010180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