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肆参拓扑网 > 知识问答 > 公知味是啥意思

公知味是啥意思

时间:2024-06-17 03:55:27来源:肆参拓扑网

公共知识分子(英语:public intellectual),简称公知。

公知原为“公共知识分子”的简称。狭义的公共知识分子概念,通常具有五个基本特点:具备学术背景和专业知识;拥有普遍价值的基本底线;保持个人独立和正义立场;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能够对重要公共事务发表真实意见。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公知”。广义的“公知”概念,仅指对公共事务发表意见的专业知识分子。自从有公共媒体以来,就有公知的存在。

公共知识分子这一名词“大范围使用始于2005年《南方人物周刊》。《南方人物周刊》第七期特别策划“影响中国公共知识分子50人”首先推出的一个概念,此后自2005年起,“政右经左工作室”每年推举当年度富有影响的“‘政右经左’版公共知识分子”。

其共同标准为:具有学术背景和专业素质的知识者;对社会进言并参与公共事务的行动者;具有批判精神和道义担当的理想者。

同年底,《光明日报》发表了题目为《警惕“公共知识分子”思潮》的理论文章,认为公共知识分子以“意见领袖”和社会“牛虻”自居,其实没有真正的独立性,也没有价值中立的批判精神,“其实质是要通过宣扬所谓的知识自主性来与我们党和国家争夺'话语权',不利于国家的改革发展和稳定”。

公共知识分子的社会阶层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知识分子的社会阶层功能(知识分子)将成为社会变革的进步思想的源泉:向政治领导人提供建议和建议,向民众大众解释国家的政治(城市)工农)。

在小册子中要做的是什么?(1902),弗拉基米尔·列宁(Vladimir Lenin,1870–1924)说,先锋党革命要求知识分子参与,以向未受教育的无产阶级解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复杂性。

以及城市工业工人,以便使他们融入革命,因为“所有国家的历史都表明,工人阶级仅凭自己的努力就只能发展工会意识”,并且会适应有限的,社会的如此取得的经济收益。

以上内容参考

公知是“公共知识分子(The Public Intellectual)”的简称。2004年,《南方人物周刊》推出了“影响中国公共知识分子50人”,正式将“公共知识分子”一词带入到了大家的视野。

公知是公共议题最活跃的群体,可追溯到法国启蒙运动,但内涵和所指均不等同于公共知识分子。现为对有目的性引导舆论或发表批判言论,并自诩为“公共知识分子”的特定人群的特殊化简称。

公知指参与公共话题讨论,具备跨学科性,对自己专业之外的公共话题发言,有专业背景具有权威性及影响力的公共知识分子。

公知主要表现

为他们一般都具有较高的学历水平,在某些领域可能有较高的学术造诣。由此自认为智商比别人高,掌握的着某种真理。在他们眼里,普通大众不仅道德上自私,而且智识上愚昧,很容易被统治者所蒙骗,为了提高公民素养,促进社会文明,他们理所当然地担当起启蒙责任,诲人不倦。

以上内容参考:

免责声明:文章数据由网友投稿或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Copyright ©2020-2024 肆参拓扑网 (www.43tp.com) 版权所有 琼ICP备2022010180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