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肆参拓扑网 > 知识问答 > 朝闻道夕死可矣,是什么意思?

朝闻道夕死可矣,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4-06-17 00:41:18来源:肆参拓扑网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历来多被误解,我今天再次更正解释,希望大家不要再错了。

这段话出自《论语》里仁篇,是孔子跟学生曾子的一次讲学,说了好多话的啊,一共十五段话。所以要明白这句话,就要从里仁篇开始读到第十五段话,第十五段还是点睛之笔呢。

第十五段话原文: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这段话,就点出了孔子所讲的“道”是什么?孔子讲忠恕这俩个态度,就是啦。很多人就非要牵强的扯到那么远,讲了一大堆,和孔子一点关系都没有,那样怎么能明白孔子的意思呢?您自己说。

“朝闻道”,就是今天听了忠恕这个道理。很简单的,不复杂,很平白的话啊。

“夕死可矣”,就是以前不符合这个忠恕的道理的,就要让它们死去算了。也很简单啊,没有晚上就可以死了哈。孔子也没那么笨,知道忠恕就得死,那还学道理干啥?

“朝闻道,夕死可矣”完整解释:今天听了这个道理,以前不符合这个道义的事情,就要让其死去一样不再发生。

感谢邀请

首先这句话出自《论语》,众所周知《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籍,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合力编纂而成,大概成书于战国初期。

这句话来自《论语 · 里仁篇》

原文如下: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这句话不难理解 ,我们先看看不同版本的翻译:

钱穆《论语新解》

l 先生说:“人若在朝上得闻道,即便夕间死,也得了

李泽厚《论语今读》

l 孔子说,“早曾体认了真理,当晚死了也行

杨伯峻《论语译注》

孔子说:早晨得知真理,要我当晚死去,都可以。

我们不论哪种翻译比较好,反正意思:孔子說:「一個人早上听闻到修齐治平的仁道,即使当天傍晚就死了,这一生不白过,也算可以了。」

这就需要考虑到孔子当时说这句话的时代背景,大家都是知道孔子的是出生于春秋时代。

春秋时代处于奴隶社会瓦解时期,战争频繁,臣弒君、子弒父,沒有天理,沒有倫理,,而孔子一生在推行周礼、仁道,也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沒人理他,才有说这句话,表示感慨!

闻道不是简简单单地听闻学习,而是在于对道有所感悟(觉悟)。

稍微古文语法的人都了解,这里的“朝闻、夕死”是互文的表达 ,大概意思是闻道朝夕不止,死道亦朝夕不止。

我们生活在这里世界,更需把握时光, 力行仁道。

假使不幸当天傍晚就死了,比起未闻道,而枉来世间一遭,要好太多了!

朱熹也在《四書章句集注·里仁第四》 批注: 道者,事物当然之理。苟得闻之,则生顺死安,无复遗恨矣。朝夕,所以甚言其时之近。程子曰「言人不可以不知道,苟得闻道,虽死可也。」又曰:「皆实理」

最后给喜欢阅读论语的读者推荐几本讲解《论语》的优秀的书籍。

l 《汉魏古注十三经》

l 朱熹《论语集注》

l 黄式三《论语后案》

l 刘宝楠《论语正义》

"朝闻道,夕死可矣!"出自《论语·里仁篇第四》,问题在引用的时候把死和可的顺序颠倒了。


(一)这句话通常的解读都是出自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早晨得知真理,要我当晚死去,都可以。"先生的译注用简单朴实的话阐述了晦涩难懂的儒家经典,让许多初步接触《论语》的人感受到孔圣人为真理勇于牺牲的勇气。


(二)然结合孔子所处的历史环境以及现实意义来理解,这样的解释稍显单薄。



1,孔子的道《遥远的救世主》中有这么一段,芮小丹在丁元英的指点下跟一个及其顽固的犯罪嫌疑人在审讯室论道,最终让他放下执念,配合审讯。把孔子这句话用在这个情景下,无疑是极为应景的


道的解读千万种,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道。对于一个必死的犯罪嫌疑人来说,悟得真正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心身得到自在,灵魂得到解脱,这就是他的道。对于孔子来说,仁义便是他的道。这也是儒家学说最核心的思想。


2,从知——行的关系看仁义之道


孔子一生致力于推行和实践仁义之道,然而在当初并没有得到当权者的认可。故转而讲学授业,传承学说。


《论语》有: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运乎?——任重道远,杀身成仁。


"生亦我所欲,义亦我所欲,二者不可兼,舍生而取义。"——舍生取义。


这两段话很好的阐述了孔子为了追求仁义之道,可以不惜牺牲的勇气和决心。


回到原句,"夕死可矣!"在这里的意思是晚上死都可以,是一个被动的结果,为了……可以……。在解放战争时期,革命先辈为了自由民主的新中国,杀生成仁,舍生取义。


所以,个人认为这句话从知行关系理解。应该是为了实践道而努力,哪怕牺牲性命也是值得的。

免责声明:文章数据由网友投稿或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Copyright ©2020-2024 肆参拓扑网 (www.43tp.com) 版权所有 琼ICP备2022010180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