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肆参拓扑网 > 知识问答 > 沆瀣一气是什么意思

沆瀣一气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4-06-16 01:07:25来源:肆参拓扑网

沆瀣一气意思:原比喻气味相投的人连结在一起,后比喻臭味相投的人勾结在一起。

【词语】:沆瀣一气

【拼音】:hàng xiè yī qì

一、沆瀣一气基本释义:

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二、沆瀣一气引证解释:

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祖慰 《被礁石划破的水流》:“呸!还让我当你的助手,沆瀣一气,为虎作伥!”

三、沆瀣一气用法示例:

1、日本入侵者和伪军沆瀣一气,镇压抗日英雄。

2、这些官员和警察沆瀣一气,勾结起来坑害国家。

扩展资料

沆瀣一气近义词:同流合污、狼狈为奸

一、同流合污

【词语】:同流合污

【拼音】:tóng liú hé wū

【释义】:多指跟着坏人一起做坏事。

出自:战国时期 孟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 《孟子·尽心下》:“同乎流俗,合乎污世。”

白话释义:对世俗的不合理现象只会附和。

示例:

1、他不但不接受老师的教育,而且还继续与那伙坏人同流合污。

2、真正清高的人是一尘不染的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的两耳不闻窗外事的。

二、狼狈为奸

【词语】:狼狈为奸

【拼音】:láng bèi wéi jiān

【释义】:比喻互相勾结干坏事。

出自:闻一多《谨防汉奸合法化》:“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永远是互相勾结,狼狈为奸的,所以两种斗争永远得双管齐下。”

示例:

1、腐败分子往往互相利用,狼狈为奸。

2、这件事是他们狼狈为奸的结果。

参考资料来源:

沆瀣一气的意思是: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出处:宋·钱易《南部新书》:“乾符二年;崔沆放崔瀣榜;谈者称‘座主门生;沆瀣一气。’”

释义:乾宁二年,崔沆发放崔瀣的榜;谈论的人说“座主门生,互相勾结。”

扩展资料:

近义词

一、同流合污

释义:流:流俗;污:肮脏。指跟坏人一起干坏事。

出处:《孟子·尽心下》:“同乎流俗,合乎污世。”

译文:思想言行低俗,就会和与恶劣的风气、污浊的世道相合。

二、臭味相投

释义:1、[ chòu wèi xiāng tóu ]

指有坏思想、坏作风的人彼此迎合,互相结合在一起。

2、[ xiù wèi xiāng tóu ]

形容人的思想兴趣相同,彼此很投合。臭味:气味。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薛录事鱼服争仙》:“这二位官人;为官也都清正;因此臭味相投。”

译文:这两位官人,为官都是清廉公正的,因此彼此佷投合。

反义词

自命清高

释义:命:认为。自以为清高。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还自命清高,反说富贵的是俗人。”

译文:还自以为清高,反而说是有钱的是俗人。

释义:比喻臭味相投的人勾结在一起。

出处:宋·钱易《南部新书》:“乾符二年;崔沆放崔瀣榜;谈者称‘座主门生;沆瀣一气。’”

翻译:唐朝乾符二年,主考官崔沆录取了他的门生崔瀣。当时有人嘲笑他们:“座主门生,沆瀣一气。”

近义词:

1、狼狈为奸

释义:传说狈是一种兽,前腿特别短,走路时要趴在狼身上,没有狼,它就不能行动。比喻互相勾结做坏事。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诗翁画客狼狈为奸;怨女痴男鸳鸯并命。”

翻译:诗人画家互相勾结做坏事,痴男怨女爱恋极深但感情上得不到满足的男女渴望像鸳鸯一样成双成对。

2、同流合污

释义:原指言行与不良的习俗、世道相合。后用以指跟着坏人一起做坏事。

出处:先秦·孟子《孟子·尽心下》:“同乎流俗,合乎污世。”

翻译:言行与不良的习俗、世道相合。

扩展资料典故

唐朝的时候,科举制度盛行,很多知识分子都会选择参加科举考试。乾符二年,长安举行了一年一度的科举考试,考生中有个人名叫崔瀣颇有才学。

主考官崔沆连日批阅考卷,发现有一个叫崔瀣的考生答题答得特别好,没想其它就录取了。按当时规矩,科举考试考上的人,都算是主考官的“门生”。考生们都要以学生的身份去拜谢“恩师”。

崔瀣作为门生去拜谢崔沆的时候,被人发现两人名字特别接近,这二人都姓崔,考官名沆,考生名瀣,这“沆瀣”二字连在一起,本意是指夜间的水汽、雾露,如今刚好体现在这两人的名字上,实在难得。就有好事的人,给他俩的名字编成了一句话:座下门生,沆瀣一气。

就有好事的人,给他俩的名字编成了一句话:座下门生,沆瀣一气。意思是说,他们师生两人像是夜间的水汽、雾露连在一起。

本来这是一句玩笑话,并不含贬义,崔沆、崔瀣之前也并不认识对方,更不存在营私舞弊的情况,不过后来有人听说崔瀣中举后仕途一帆风顺,很快就得到很好的官职,便遭到他人质疑,于是有人便用“沆瀣一气”的说法暗指他们俩的私人关系。

渐渐地,“沆瀣一气”便从一句玩笑话变成了一个含贬义词的成语。

参考资料来源:

释义:沆瀣:指唐时的崔沆、崔瀣。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读音: hàng xiè yī qì

出处:宋·钱易《南部新书》:“乾符二年;崔沆放崔瀣榜;谈者称‘座主门生;沆瀣一气。’”

造句:

(1)皓东的敏锐活泼,和胜佛的豪迈灵警,两雄相遇,尤其沆瀣一气。

(2)又干符二年,崔沆放崔瀣,谭者称座主门生,沆瀣一气。

(3)他俩在一起,可谓是沆瀣一气。

(4)日本入侵者和伪军沆瀣一气,镇压抗日英雄。

(5)这些官员和警察沆瀣一气,勾结起来坑害国家。

沆瀣一气(hàng xiè yī qì)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近义] 狼狈为奸 同流合污

造句

1、他们这些游手好闲的人沆瀣一气,臭味相投。

2、这两个人,一个尖酸,一个刻薄,沆瀣一气,到处惹是生非。

免责声明:文章数据由网友投稿或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Copyright ©2020-2024 肆参拓扑网 (www.43tp.com) 版权所有 琼ICP备2022010180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