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肆参拓扑网 > 知识问答 >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现在的意思是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现在的意思是

时间:2024-06-15 05:38:08来源:肆参拓扑网

站得高声音传得自然就远,并不是靠着秋风的力量。

亲,这句话和荀子的《劝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意思差不多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站得高声音传得自然就远,并不是靠着秋风的力量。

原诗是写蝉,寓意在人。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诗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

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这里所突出强调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两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

现在人们传诵这首诗正是沿用这个寓意。

虞世南: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

的象征性。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

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

最后两句语义双关,暗示着冠 缨**要戒绝腐败,追求清廉。蝉居住在挺拔疏朗的梧桐上,与那些 在腐草烂泥中打滚的虫类自然不同,因此它的声音能够流丽响亮。诗 的最后评点道,这完全是由于蝉能够“居高声自远”,而不是由于凭 借秋风一类外力所致。这些诗句的弦外之音,它们所隐喻的深层意义 ,无非是说,做官做人应该立身高处,德行高洁,才能说话响亮,声名远播。这种居高致远完全来自人格美的力量,绝非依凭见风使舵,或 者什么权势、关节和捧场所能得到的。

站得高声音传得自然就远,并不是靠着秋风的力量。

亲,这句话和荀子的《劝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意思差不多一样斤斤计较

身处高处,声音自然可以传得很远,而不是借助于秋风的传送。

就感觉居于看看看刚刚个

免责声明:文章数据由网友投稿或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Copyright ©2020-2024 肆参拓扑网 (www.43tp.com) 版权所有 琼ICP备2022010180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