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肆参拓扑网 > 知识问答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什么意思?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4-05-20 22:35:22来源:肆参拓扑网

意思是天地看待万物是一样的,不对谁特别好,也不对谁特别坏,一切随其自然发展。换句话说,不管万物变成什么样子,那是万物自己的行为(包括运气),与天地无关;天地顺其自然,一切犹如随风入夜,润物无声。

出自——战国时期老子所著的《道德经》第五章。

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译文:在天地之间找不到仁了,是因为万物都成了没有灵魂的草扎成的狗,形如躯壳。圣人找不到仁,是因为百姓都成了没有灵魂的草扎成的狗。但天地是无所谓自私的,对待万事万物都一样。

扩展资料:

《道德经》主要论述“道”与“德”:“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给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治国,很可能都失败,就没有能力去“修道”。

所以修“德”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缺“德”不可。《道德经》德经部分,在经文中占了很大部分,这是修道的基础。

“道”是浑全之朴,“众妙之门”。“道”生成了万物,又内涵于万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万事万物殊途而同归,都通向了“道”。

“道”不只是有形的“物质”、思虑的“精神”、理性的“规律”,而是造成这一切的无形无象、至虚至灵的宇宙本根。“物质”、“精神”、“规律”皆是“道”的派生物。

“道”是先天一炁,混元无极,“道”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至简至易、至精至微、至玄至妙的自然之始祖、万殊之大宗,是造成宇宙万物的源头根本。

参考资料来源:

这句话出自春秋老子的《道德经》第五章 ,意思是:天地无所谓仁慈和偏爱,它对待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老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地以万物为刍狗,无所偏爱,像对待祭品一样平等,听任万物自生自灭。

天地看待万物是一样的,是公平的,不对谁特别好,也不对谁特别坏,一切随其自然发展。也就是说,不管万物变成什么样子,是风调雨顺,沃野千里,还是洪涝干旱,一片荒芜,那是万物自己本身造成的,与天地无关,天有天的事,地有地的事。

扩展资料: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赏析

刍狗,用草扎成的狗,祭祀用的祭品,用时并非珍爱,用后即扔掉,亦非憎恶。老子提出一个“不仁”的概念,就是无所偏爱,没有对谁“仁”或者“不仁”,一切都顺其自然。

无论对什么人和事,都不加干涉,不给你加上什么“仁”还是“不仁”的标签,也不给你讲什么“仁”的道理,非得让人家行“仁道”,什么都不管,任由你自生自灭,这个“不仁”就是老子无为思想的体现。

天地对待万物都和对待那个草扎的狗一样,不会干涉,没有偏好,都是任其自然生化。天地不会说对谁特别好,也不会说对谁特别差。它既滋养了万物,也带来了火山、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天地不是动物而生长的草,但动物却可以吃草。

天地不是为人造的动物,但人却吃动物;同样天地也不是为老虎生的人,但老虎却能吃人。天地无所作为,一切顺其自然,没有偏爱于任何一物,但万物却各自有它的用处,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和谐,现在的话叫自然生态系统。

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天地没有“仁”与“不仁”之说,没有偏私,对待万物都和对待刍狗一样 ,一切任其自然,这就是老子所讲的“道”。

这句话其实是引子,想表达的是下面一句,就是“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世间的圣人,应该效法天地,对待百姓就像对待同胞手足一样,无所偏爱,任其自然,这才是圣人之道。

天地不仁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出自今本《道德经》第五章。自古以来,很多人都批评老子这句话为阴险、刻薄,看事情太透彻。因为他们解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地无所谓仁不仁,生了万物,又把万物当刍狗来玩弄。这是对老子思想的误解和曲解。这里的“刍狗” ,本意是草做的狗。狗在古代是普通百姓作祭祀用的牺牲(因为用不起猪、牛、羊等大的牺牲)。随着社会风气的演变,人们渐渐不再用真的狗,而是用草扎一只狗形来代替(就相当于后来在拜祀的时候,用面做的猪头来代替真的猪头一样)。刍狗做好以后,在还没有用来祭祀之前,大家对它都很重视,碰都不敢随便碰;等到举行祭祀以后,就把它扔下不管了。

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是没有仁受的,也同样像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自息。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

天地生了万物,它没有居功;天地给万物以生命,它没有自认为荣耀;天地做了好事,使万物生生不息,凡是能做的,做了就做了,没有条件。天地看万物和那个丢掉的草狗一样,并没有对人特别好,对其他的万物特别差,更没有想从万物那里取回什么报酬。而人之所以对万物差,甚至人帮助了人,往往都附带了条件,希望有所回报,是因为人的自私的观念使然。所以,老子建议人要效法天地的“无所谓仁,也无所谓不仁”的精神,养成这样的胸襟。这是老子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真正意思。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什么意思?

免责声明:文章数据由网友投稿或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Copyright ©2020-2024 肆参拓扑网 (www.43tp.com) 版权所有 琼ICP备2022010180号-11